ETF成为抄底急先锋。
股票型ETF总份额再创历史新高,刷出新纪录!截至上周五,股票型ETF上周日均成交达1386亿元,相比前一周的750.48亿元,大幅放量85%。
4月以来,4只沪深300ETF“吸金”超996亿元;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上证50ETF“吸金”均超百亿。
4月8日,股票型ETF净申购罕见高达1097亿元,单日净申购额创下新纪录,排名历史第一。
历史上,ETF基金单日净买入超千亿,总共就出现过两次。上次是2024年10月8日,当天净流入金额达1074亿元。
关税风暴引发全球市场巨震,风声鹤唳之际,汇金公司、中国国新、中国诚通等“国家队”在关键时刻果断动手抄底!
4月7日,中央汇金盘中公告称,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汇金罕见在盘中发布公告增持。
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有关负责人就2025年4月7日公告答记者问,表示中央汇金公司一直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力量,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下一步,中央汇金公司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
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就支持中央汇金公司稳定资本市场答记者问。央行表态称,中国人民银行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中国诚通旗下诚通金控和诚旸投资增持ETF和中央企业股票,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作为国务院国资委资本运营平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中国国新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坚决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其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积极支持关键领域科技创新,为维护市场稳定运行贡献力量。
瑞银指出,在2025年期间,除了“国家队”(包括中央汇金、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及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属投资平台)的之外,其他长期投资者可能在内地监管机构的指导下,以可持续且稳定的方式进入A股市场。
瑞银估算,保险公司、公募基金与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别为中国股票市场带来10000亿元、5900亿元与1200亿元的净流入。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表示,中国财政空间充裕,为货币与财政刺激提供了充足余地。
高盛最新研报预计,MSCI中国指数、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仍分别隐含11%、15%的上行空间。在行业配置上,继续偏向消费板块,并在投资题材上重点关注医药板块等受益于政府支出题材、高股东回报主题。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提出,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反而凸显出中国经济与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全球经济将进入“东稳西荡”;通过重组债务、刺激消费、改革恢复信心“三部曲”,可以打破当前中国面临的低物价循环风险;无论是从工程师供给、产业配套能力,还是规模优势来看,中国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可比替代,这为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资产创造了窗口期。
国内机构判断,A股短期的“筹码底”已现,4月下旬或有更多增量政策出台,中期来围绕内需政策发力和AI应用落地是今年主要方向。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格隆汇